VR+教育应用模式大盘点

      VR+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营造出一个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如建造人体模型、电脑太空旅行、化合物分子结构显示等,为学生提供无限的虚拟体验,加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趁着风口各大巨头纷纷加入到VR教育中来,占领“VR高地”,在VR+教育这个领域,各大BAT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今天小编就来扒一扒VR+教育的几种应用模式。
 
一、国外的VR+教育
 
zSpace(美国)
      美国zSpace公司也是一家为VR教育提供解决方案的典型公司。zSpace由一台单独电脑和VR显示器组成,并配备有触控笔,帮助学生操纵虚拟3D物体,加强学习体验。此外,zSpace还成立了专门的STEM实验室,每实验室标配12名学生一位老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物理和生物等课程。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与同功能的其他VR产品相比,zSpace价格昂贵,一台相当于6个Oculus,不利于产品推广。
 
谷歌:VR视频进课堂
 
      Google for Education将把Google Expeditions和Google Classroom与TES(一款拥有数千万教室用户的服务商)整合,凭借此次合作,谷歌将把它的服务嵌入一个用户范围更广的在线教育门户。
二、国内的VR+教育

(一)网龙VR开放平台
      网龙网络公司在今年2月份率先参与启动了“中国•福建VR产业基地”,推出新形态的VR开放平台。作为网龙旗下面向教育业务的子品牌,网龙华渔教育有针对性构建起“VR+教育”模式,通过VR技术与现有教育和学习模式的结合,探索出教育装备未来发展的方向。

      华渔带来了101 VR沉浸教室、101 VR创客教室、VR全景体验等多项与VR相关的新产品,更带来了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的101智慧课堂解决方案。此外,华渔旗下提供智能语音技术的驰声科技也在展会上展示了英语口语测试产品。

(二)网易VR游戏教育课程+VR游戏设计师培养
      2016年6月,知名在线教育平台网易云课堂联手国内CG十佳培训机构GA游戏教育,重磅上线《VR游戏设计师》微专业,从VR人才培养切入,进军VR教 学领域。《VR游戏设计师》微专业也是国内首个专注VR游戏人才培养的课程,致力于为蓬勃发展的VR垂直领域生态圈打造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

(三)乐视以“沉浸式教学”切入教育领域
      近期,乐视同新东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以“沉浸式教学”具体切入教育领域。乐视VR产品发布会现场,新东方CEO俞敏洪表示,VR的全景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实现“沉浸式学习”,提高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VR作为一种新技术,将开创全新的英语学习模式,构建真实的语言环境,为学生带来场景式体验。 新东方也将与乐视继续合作,逐步实现场景互动。

      据乐视推出的视频demo来看,用户可实现对教学课堂的360°观看。戴上头盔,就会有置身其中的感觉,可以帮助学生加强课堂学习和体验。

(四)立思辰 区域平台+智慧校园+学科应用
      立思辰子公司康邦科技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围绕虚拟现实及其相关技术领域,加强产学研用协作。北航虚拟现实实验室是我国从事虚拟现实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开发的重要基地之一。本次合作将推进国内“教育+VR”的发展,帮助公司成功卡位目前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VR 领域。

      立思辰教育业务三大入口——“区域平台+智慧校园+学科应用”落地,卡位在线教育,未来深入布局可期。经过三年的布局与推广,公司教育生态雏形初现,教育云平台 (省级或区域级)+智慧教育(校级)+学科应用(课堂级)。

(五)在高校建立VR实验室
      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某VR教育科技公司已落户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据悉,该公司通过建立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的研究室,积极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努力将科研成果向职业技术教育转化。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将把最新VR科技运用于空中乘务、空中安保、民航机电维修等各专业教育教学,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研究室将成为航空实训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给学生提供在工作岗位上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及时、没有限制地实现‘无缝对接’,更好地实现情景化教学。”

      据了解, 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等学府已在校内建立了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主要从事VR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